八角

八角

分享
¥0.00
  • 产品详情
  • 产品参数

八角是木兰科八角属植物八角茴香(Illicium verum)的干燥成熟果实,因呈星芒状八瓣而得名,既是传统中药材,也是全球广泛使用的香料,被誉为“东方香料之王”。以下从植物特性、产地、加工、功效、应用及文化经济价值等方面详细介绍:


一、植物学特征

  1. 形态

    • 乔木:高10-15米,树皮灰褐色,枝叶浓密,全株具浓烈香气。

    • :革质,长椭圆形,叶面深绿油亮,叶背淡绿色。

    • :单生于叶腋,淡红色或白色,花期3-5月。

    • 果实:聚合蓇葖果,成熟时由绿转红褐色,8-9瓣星芒状排列(偶见6-10瓣),每瓣内含1粒光亮的棕色种子。


  2. 入药部位

    • 果实(八角):干燥后入药或作香料。

    • 枝叶:可蒸馏提取八角油。



二、产地与道地性

  1. 主产区

    • 广西:全球最大产地,占全球产量70%以上,核心产区为防城港、梧州(苍梧县)、玉林、百色等地,其中防城港被称为“八角之乡”。

    • 其他地区:云南、广东、贵州等省少量种植。


  2. 品质标志

    • 广西八角:瓣肥厚、香气浓郁、色泽红褐、含油量高,尤以秋八角(大造果)品质最佳。



三、采收与加工

  1. 采收时间

    • 春果(4月采收):果小味淡,多用于工业提取。

    • 秋果(9-10月采收):果大饱满,香气浓烈,为药用和食用佳品。


  2. 加工方法

    • 自然晾晒:鲜果摊放于竹席上晒5-7天至干燥。

    • 杀青烘干:鲜果沸水烫2分钟(固定颜色),再烘干提香。

    • 深加工:提取八角油(含85%以上茴香脑)、制成粉末或精油。



四、药用功效与成分

  1. 性味归经

    • 性味:辛、温。

    • 归经:归肝、肾、脾、胃经。


  2. 核心功效

    • 温中散寒:治胃寒呕吐、脘腹冷痛。

    • 理气止痛:缓解疝气痛、痛经(中医称“寒凝气滞”)。

    • 驱虫:煎剂可抑制蛔虫活动。

    • 现代研究

      • 抗菌:挥发油抑制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。

      • 抗氧化:多酚类成分延缓衰老。

      • 抗病毒:莽草酸(Shikimic Acid)是抗流感药物“达菲”的原料。



  3. 主要成分

    • 挥发油(茴香脑、茴香醛、柠檬烯)。

    • 莽草酸(含量3%-7%)。

    • 黄酮类、多糖等。



五、日常应用与食疗

  1. 烹饪调味

    • 中式菜肴:红烧肉、卤水、五香粉(八角为核心成分)。

    • 西式应用:法式炖菜、印度咖喱、北欧圣诞热红酒。

    • 广西特色:柠檬鸭、螺蛳汤底必加八角提香。


  2. 药膳食疗

    • 八角姜茶:八角3颗+生姜5片,煮水饮用,驱寒暖胃。

    • 五香卤蛋:八角配桂皮、花椒等卤制,健脾开胃。


  3. 工业用途

    • 食品添加剂:提取八角油用于饮料、糖果。

    • 日化产品:香水、牙膏、肥皂中添加茴香脑成分。



六、文化价值与经济影响

  1. 历史记载

    • 《本草纲目》载:“八角,辛温无毒,主治冷气腹痛、腰膝冷痛。”

    • 清代《岭南采药录》称其“祛风散寒,暖胃和中”。


  2. 经济地位

    • 全球贸易:中国八角占国际市场80%份额,年出口量超2万吨。

    • 助农产业:广西超50万户农民从事八角种植,年产值逾20亿元。


  3. 文化象征

    • 吉祥寓意:八角的星芒造型象征“八方来财”,民间建房时悬挂八角祈求平安。



七、注意事项

  1. 真假鉴别

    • 真八角:8瓣、尖端钝圆、香气纯正。

    • 假八角(如日本莽草):10-14瓣、尖端细长、有樟脑味(有毒!)。


  2. 禁忌人群

    • 阴虚火旺、孕妇慎用;过量食用可能引起恶心、眩晕。


  3. 储存方法

    • 密封避光保存,防潮防虫,保质期1-2年。



八、延伸知识

  • 莽草酸提取:1吨八角可提取3-5公斤莽草酸,生产1亿剂“达菲”需30吨八角。

  • 生态价值:八角树林可涵养水源,修复喀斯特地区石漠化。

  • 国际认可:欧洲药典(EP)将八角列为天然抗菌剂原料。


八角是连接传统医学、饮食文化与现代工业的纽带,其“一果多用”的特性展现了自然资源的智慧。若想体验其魅力,不妨炖一锅八角卤肉,或探访广西的八角林海,感受“一树香飘千里外”的独特气息!


价格
¥0.00